
据菲律宾《马尼拉时报》等媒体报道,日前,菲方集结超过100艘船只配资专业配资门户,兵分两路扑向黄岩岛和仙宾礁海域。
与以往不同,这次菲海军罕见出动了两艘主力战舰——FFG151“安东尼奥·卢纳”号导弹护卫舰和PS-16“拉蒙·阿尔卡拉斯”号巡逻舰,试图为挑衅船队“护航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加拿大海军一艘巡逻舰首次出现在菲方队伍中,试图为这场行动“撑场”。
不得不说,菲方此次出动的规模还挺大,浩浩荡荡的,它们的算计也很直接:通过同时挑衅两处岛礁,迫使中国海警和海军分兵应对,从而在某一个方向上找到突破口。
然而,这场精心策划的行动,却在数小时内被中国海警和海军彻底瓦解。

消息显示,在菲方船只尚未抵达目标海域时,解放军已通过侦察系统掌握其动向,并提前部署反制力量:仙宾礁附近,两艘中国军舰和一艘22型导弹艇迅速就位;黄岩岛方向,三艘海军舰艇与10艘海警船形成联防。
更让菲方心惊的是,去年曾在仙宾礁现身的055型万吨大驱,此次再度被列入潜在部署名单。这款被誉为“亚洲最强驱逐舰”的巨舰,仅凭威慑就曾让菲方船只望风而逃。
据现场画面显示,中国海警通过广播警告、航路管制及水炮喷射等组合手段,迅速驱离菲方船队。菲方船只在水炮冲击下狼狈撤离,连加拿大军舰也始终在外围徘徊,未敢越过雷池半步。
这场行动也暴露了菲方及其背后势力的虚实。
加拿大军舰的现身,本质是西方介入南海局势的试探性升级,但中方海空力量的严密部署——包括歼-16战斗机与海军舰艇的战备巡航——形成了一道无形威慑墙。

南部战区近期持续强化对黄岩岛、仁爱礁等海域的管控,明确传递出“外部军事干预必遭反制”的信号。
而菲方寄予厚望的“头号战舰”“安东尼奥·卢纳”号,实则是一艘拖伤参战的病舰。今年在马来西亚军演中撞损后,它未及返修就被仓促派往南海。
这艘韩国制造的护卫舰虽装备反舰导弹和鱼雷,但其2600吨的排水量在中国054A型护卫舰(4000吨)面前已显逊色,更遑论与052D或055同台竞技。
用军事专家的话说,“菲方主力舰的火力,甚至不够给中国海军现代化舰艇‘挠痒痒’”。
那么,明知道结果,菲方为何还要不惜出动军舰、硬闯中国管控海域?深层原因在于其内外交困的现状。
对内危机转移:小马科斯政府正面临防洪工程贪腐案、通胀压力、救灾不力与军方内部矛盾等多重挑战。通过制造南海冲突煽动民族情绪,成了转移国内视线的低成本手段。

对外战略投靠:自美军重返菲律宾基地并推动联合巡航后,菲政府将南海问题作为向美国递交的“投名状”。此次加拿大军舰的介入,更是西方阵营协同施压的体现。
事后美国、英国、日本等至少6国及欧盟迅速发声“支持”菲律宾,试图将中国依法维权扭曲为“霸凌行径”。
在政治学中,有一个经典策略——“危机转嫁”,即通过制造外部冲突转移公众对国内矛盾的注意力。小马科斯的南海挑衅,正是这一策略的实践。
他需要一场“可控的对抗”,既能煽动民族情绪凝聚支持,又能向美国展示“抗中决心”换取援助。
然而,这种策略正在反噬菲律宾自身利益。中方的反制已从单纯的海上军事方面,延伸至法理与经济层面的精准打击。
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就提到过2条开创性的反制建议:
其一,抓紧“东经118度线”这一核心。

依据《巴黎条约》《华盛顿条约》等国际文件,强调菲律宾领土西界为东经118度线,这就是实打实的法理依据,而黄岩岛、仁爱礁,以及被菲方强占的中业岛等岛礁,均在此线以西。
所以,菲方现在的行为完全就是非法扩张。
问题的核心很简单,菲方是否承认“东经118度线”是其西部边界?
若承认,那其在该线以西的一些主张就必须收回了,要不然就是侵犯中国主权;若不承认,相当于推翻了原先的法律依据,自毁国界。
所以,这是一个很难的抉择,这也是检验菲方立场的“试金石”。
其二,除了法理之外,高志凯还提了个更具实操性的建议:对菲方非法“坐滩”仁爱礁的船只按每日100万美元追讨罚款,26年累积金额可达1400亿美元,相当于菲律宾2024年GDP的三分之一。
这个建议也是在强调118度线并维护主权的前提下提出的,就是将非法坐滩仁爱礁的行为认定为侵害中方权益,然后依法实施经济处罚。

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,菲方始终不愿意明确回应118度线这个关键点,导致当前的现状就是:事关南海问题,历史和法律层面上还无定论,但海上摩擦却已经发生,菲方是在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。
短期内,小马科斯政府的挑衅不会停止。国内压力未解、美国背后鼓动,都可能促使马尼拉继续在南海制造事端。但中长期看,菲律宾的挑衅注定难以成效。
一方面,中国在南海的军事与执法力量已实现常态化部署,055大驱、054A护卫舰等装备的技术代差绝非菲方能逾越。
另一方面,东盟国家普遍不愿选边站队,菲律宾的激进行动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孤立。

最主要的是,随着东经118度线主张与巨额罚款机制的热烈讨论,南海争端焦点将从“谁在现场”转向“谁占法理”。菲律宾若执意推进国际仲裁,反而可能暴露自身领土边界合法性危机。
对于小马科斯而言,若继续将南海作为转移矛盾的舞台,最终吞下苦果的必是菲律宾自身。而对中国来说,维护主权的每一步,既是对挑衅者的回应,也是对地区秩序的重申——蚍蜉撼树的故事配资专业配资门户,在南海永远不会成为现实。
胜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